◇◇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

程序的力量

作者:沉默的天平

  关于朱苏力教授的所谓博士招生事件还在热论之中,无论有没有一个正确的
结果其实对那位甘同学已经没有意义了,因为他已经失去了这个念博士的机会。
这场争论始终是要过去的,但是,在这场热烈的争论背后隐藏的另类担忧由于大
家的漠视而很值得我们注意。

  如果我们不太健忘的话,都一定还记得刚刚从人们视线中消失的刘涌事件,
那个事件也同样涉及到了北京大学的教授,如果不是巧合的话上次的主角是北京
大学法学院的副院长陈兴良教授这次换成了北京大学法学院的院长朱苏力教授,
都是在网络上中引发了激烈的争论,如果我们仔细分析的话,还可以发现其实这
两件事有一个很重要的共同点,那就是都是关乎程序价值的争论。前者是由于坚
持了程序的独立价值而招致包庇黑社会的“骂名”,群众的情绪是可以理解的也
正是由于群众的激烈才更彰现了一个法学家在面临民意时的态度,有程序意识的
法学家始终和普通民众看问题的角度是不一样,但是能不能在激烈的甚至有点偏
激的批评下保持对程序理念的执着,就是一个法学家优秀与否的区别了,从整个
事件的开始到结束可以说陈兴良教授的行为是得到了学界的普遍认同的,他守住
了程序观念的最后阵地--- 法学家阵营,没有使程序的价值在所谓民意的冲击下
走向没落。就此而言,他对程序观念在中国的推进做出了令人尊敬的贡献,毕竟
在这个忽视程序价值的社会中还有一些人在顽强的坚持。程序的力量的是强大的,
虽然刘涌案件的最后结果并没有使我们看到我们期待的程序的胜利,但是,也恰
恰使我们看到了程序观念在我们的国家是多么的需要张扬,刚好,这个时候,苏
立博士招生事件又出现了,但是,这次却是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体会到了程序的
意义。

  如果没有所谓面试过程强世功教授的迟到导致对甘同学面试过程的缺席; 
  如果没有面试过程中苏立教授的自己执笔记录面试过程;
  如果没有另外几名同学没有通过研究生院所谓60分的英语分数线但是却参加
到面试中来的异常情况;我想甘同学的质疑是不会引起网络上如此大的波澜的,
然而。不幸的是这几项苏立教授的面试过程都具备了,如果我们做一个不恰当的
比喻,假如甘同学是个犯罪嫌疑人在接受审判,由苏力教授周旺生和强世功教授
组成了一个合议庭来审判的话,上述的几中情况就是这样的:

  合议庭由三人组成,但是审理犯罪嫌疑人的时候少了一个审判员,
  合议庭在审理过程中,没有书记员,由审判长来负责记录整个审理过程;
  合议庭在审理过程中找了几个没有证人资格的人来作证;

  我们不仅要怀疑了,即便甘嫌犯真的犯了罪,这样的审理之下的出的结果始
是无法得到包括罪犯本人在内的社会普遍认可的,这就是程序的缺失所带来的后
果,哪怕的你的判决再符合实体的公正也无法排除人们的怀疑,这就是程序的力
量。

  我们宁愿意相信苏立教授是真的出于选材的标准才排除了哪怕是笔试第一名
的甘同学,但是,我们真的无法原谅由于程序意识的淡漠给人们带来的不必要的
猜疑和争论,我愿意以我尊敬的苏力教授的话来勉励自己和缺乏程序意识的人们
“程序从来不是完美的,不可能运送令每个人都满意的结果;但是如果因为这一
点,就拒绝已经协商确定的程序,那么就永远不可能有程序,没有制度的累积和
完善;程序可以修改,而且应当修改;但一般说来,如果没有重大的必须即刻修
改的错误,那么我们就必须勇于承担起经由自己曾认同的程序获得的自己不喜欢
的后果,因为程序是重要的,因为制度是重要的。”[苏力:“珍惜学术事业—
—在‘长江读书奖’颁奖大会的讲演”,载http://law-dimension.com。]

(XYS20040724)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